•   炒股,就在一键之间,智慧投资,让财富迅速增长!跟随市场,赢在未来,炒股,让你成为财富的掌舵者!
  •   炒股不仅是追求短期收益的工具,更是一种智慧的投资方式。跟随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实现财富的稳步增长。

配资炒股优选:配资炒股查询-携超10亿补贴奇袭美团 “高德扫街榜”再战本地生活 阿里能撼动美团的“铁王座”吗?

摘要:   封闭开发、全程保密、股价连涨数天,全网猜谜之后,阿里在9月10日揭晓谜底——让高德“活成”美团的样子。  发布会现场,“10亿...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封闭开发 、全程保密、股价连涨数天,全网猜谜之后 ,阿里在9月10日揭晓谜底——让高德“活成 ”美团的样子。

  发布会现场,“10亿人用脚投票”的标语格外醒目,高德捧出号称“全网第一个真实扫街榜单”的新武器 ,阿里再次进攻本地生活的到店业务,甚至喊出了“扫街榜永不商业化 ”的口号 。系列的动作背后,似乎都瞄准了美团点评的命脉业务。

  几乎同一时刻 ,美团在微信公众号隔空交火 ,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美团祭出AI(人工智能)大模型加持的升级版品质外卖,强调“真实高分”的权威性 。

  当阿里将矛头再次指向美团腹地,新一轮的补贴战也正在打响。发布会上 ,高德宣布,将发放超10亿元补贴为线下餐饮及其他服务业多带去1000万客流。而大众点评也在同日宣布,将同步发放2500万张不同种类的大额“品质外卖 ”消费券 。

  “6月份立项 ,在杭州封闭开发,目前大概投入100多人 。 ”高德扫街榜产品经理李刚在发布会后接受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力求把“用户要找的好店”和“真正值得被看见的好店”高效、透明地连接起来。

  毫无疑问 ,这是中国本地生活赛道最富戏剧性的一天。这场始于外卖 、如今早已超出外卖范畴的巨头之争,正在升级为全方位的生态对决,而AI技术的入场 ,让本就硝烟弥漫的战场增添了新的变数 。

  阿里“到店业务 ”能否打个翻身仗?

  高德方面表示,高德扫街榜的核心是通过用户的“行为+信用”,确保这是一份无法刷分的真实可信榜单 ,从而重新构建一套线下服务的信用体系。

  记者了解到 ,打开扫街榜,用户可以看到对应不同类型行为的排行榜,有体现远距离专程前往的“轮胎磨损榜” ,有体现多次前往的“回头客榜 ”,还有本地人爱去、城市特色体验、高分烟火小店等多类排名,每个分类都会根据动态数据每日更新。

  通过发布“高德扫街榜” ,阿里显然试图再次进攻本地生活的到店业务 。扫街榜发布当天,高德宣布推出“烟火好店支持计划”,通过三方面大力度补贴 ,鼓励用户到店消费,助力烟火小店客流 、交易的双增长。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陈婷摄

  事实上,高德在本地生活领域早有布局。

  早在2021年 ,高德就上线“高德指南 ”,这款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品类热门推荐的新产品与大众点评和美团必吃榜有着相似的功能和界面 。

  2023年3月,高德召开内部会议 ,宣布和阿里旗下本地生活的到店业务口碑正式合并。当时的消息称 ,阿里巴巴旗下所有的本地生活到店业务将统一整合在高德地图的入口中。

  不过,这些年,在本地生活的“到店”业务上 ,阿里一直推进得不顺利,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一次,通过发布“高德扫街榜 ” ,阿里能在“到店业务”上打一场翻身仗吗?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借助高德在地图 、数据和用户方面的资源,(高德扫街榜可以)给到店用户更加真实可靠的选择建议 ,“这种引导可以逐步渗透到到店业务,让高德从单纯的工具属性升级为内容社区和交易平台的模式,增强高德的营收和盈利能力”。

  地图 ,是高德进一步进攻本地生活的倚仗。

  记者注意到,本次发布“高德扫街榜 ”时,高德首次披露 ,高德地图覆盖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 ,目前每天有1.2亿次生活服务相关搜索,导航前往1300万个生活服务目的地 。

  “这个业务的核心和高德地图是一脉相承的 。 ”李刚表示,高德每天有1.8亿活跃用户 ,在大模型能力上有了比较大的提升。基于此,高德进行了重新思考,希望能构建一个用户和商家共享的信用体系平台。

  “高德的这份榜单是基于行为数据和信用评价两部分数据来做的 ,我们用出行数据来生成这份榜单是全球首创的 。”他表示,高德在榜单上突出了地图的优势,方便消费者找到目标店铺。

  不过 ,记者也发现,这款号称“绝密开发”的产品,形态上类似美团旗下“大众点评 ”。但在发布会现场 ,高德方面一再强调,这是一套主打线下服务的“信用体系”,永不商业化 ,且会将榜单数据开放给阿里生态内其他产品以及外部合作伙伴的产品使用 。

  美团大众点评迅猛反击

  当阿里以高德为矛 ,选择强攻美团外卖之外的另一个核心业务——到店业务时,美团也在同一天对大众点评业务进行升级。而美团选择的切入点,是继续增加外卖业务的增量空间。

  9月10日 ,美团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将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 ,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进一步剔除非真实点评数据,以“AI+真实高分 ”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依据) 。

  记者了解到 ,早在2014年,大众点评就上线了外卖服务,并于2016年上线“品质外卖”。2022年 ,大众点评与美团外卖联合推出“品质外卖”入口,为用户筛选出可外卖的高分堂食餐厅。此后,各类新外卖平台招商时沿用了“品质 ”概念 ,并在招商页面将“大众点评高分”作为其商户入选的必要条件 。

  本次升级重启后 ,大众点评“品质外卖”将全面覆盖必吃榜、黑珍珠以及高星酒店、宝藏小店等各类优质堂食餐厅。

  据美团官方数据,截至9月10日,全国超1400家“2025必吃榜 ”上榜餐厅 、近30家“2025黑珍珠”上榜餐厅以及近1500家高星酒店餐厅均已入驻大众点评“品质外卖”。

  值得一提的是 ,作为美团的主营业务,今年4月,美团发布内部邮件宣布 ,点评事业部划入核心本地商业,由美团平台负责人、S-team成员李树斌兼任负责人 。

  大众点评市场营销负责人程悦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大众点评App没有所谓的商业化目标或跟商业相关的内容 。不过从能力层面来说 ,“必吃榜 ”榜单能够帮助商家在经营中获得更好的增长信息。

  在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看来,高德要从自身生态逐渐改变用户习惯,引导美团和大众点评用户去高德 ,这方面是有难度的。当然,如果高德融入到阿里生态中,形成一整套即时配送+线下自营+本地生活服务的综合平台 ,那么对于阿里整个生态是有助益的 ,未来美团或许也会受到影响 。

  他同时提到,对美团来说,做品质外卖的核心 ,是用户重新对评价体系树立信心。如果评分评价能够反映店铺的真实品质,那么自然高中低端产品就会被区分开来,定价也会更灵活。

  AI成为巨头开战本地生活关键变量?

  值得一提的是 ,在两家公司对业务的升级中,AI均被寄予厚望 。

  高德地图CEO郭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高德一直在思考如何服务好用户的出行和生活问题。“AI确实是我们今天这个时刻来做这件事的最大变量。就在不久前 ,高德地图完成了全面AI化,且在AI与生活服务的融合方面,有了一些探索成绩 ,如今‘高德扫街榜’底层也是由AI驱动的 。 ”郭宁表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陈婷摄

  美团则在宣布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的同时,宣布美团C端AI智能体服务将于一周内发布,目前正在“封楼测试”阶段。今年以来 ,美团AI进展频传 ,先后发布AI Coding Agent工具NoCode、AI经营决策助手“袋鼠参谋” 、酒店经营的垂类AI Agent“美团既白 ”等多款应用 。

  可以看出,如今高德与大众点评的短兵相接,已经让原本的巨头之战超越了最初的外卖业务范畴 ,升级为两大生态体系之间的全面竞争。

  2025年上半年,美团、阿里、京东在外卖及即时零售领域的补贴大战导致三巨头营销费用激增,合计增加超370亿元 ,成为中国互联网史上最昂贵的商战之一。

  营销大战的直接后果是利润大幅下滑 。美团作为此战中的守城者,受到的冲击最为显著 。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团期内净利润从上年同期的113.52亿元跌至3.65亿元 ,降幅高达96.8%;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净利润则从136.06亿元下降至14.93亿元,跌幅近90%。京东同期净利润也从126.44亿元下降到61.78亿元。阿里巴巴2026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季度)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净利润335.10亿元,比上年同期的406.91亿元同比下降17.65% ,成为三巨头中利润降幅最小的一家 。

  资本市场反应同样强烈。美团股价在财报发布后单日下跌12.55%,阿里则因为外卖市场份额的快速扩大,在财报发布后股价上涨12.9%。值得一提的是 ,自今年7月外卖大战以来 ,阿里美股股价已上涨超过30%,美团股价下滑接近20% 。

  这也意味着,补贴战并非长久之计 ,生态和AI成为巨头破局新的关键词。

  如今,高德依托阿里的大模型技术,试图通过出行数据重构餐饮评价体系;美团则凭借多年积累的商户资源和用户评论数据 ,利用AI强化内容护城河。不过,战场仍在不断扩大:抖音 、小红书等内容平台也在持续渗透本地生活领域,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 。

  资本市场对于阿里祭出的高德这张新王牌反应较为冷静 ,截至9月10日港股收盘,美团股价上涨2.06%,阿里巴巴港股上涨0.63%、美股盘前上涨4.18%。

  在盘和林看来 ,阿里还是在扩大生态,利用在多个领域的子公司,逐渐整合这些子公司特有的资源 ,形成一整套从电商到本地服务的业务生态体系。美团则是在做优化 ,针对此前的短板打补丁,逐步摆脱外卖平台的增长瓶颈 。

  他也提到,虽然两家采用不同策略 ,但殊途同归,用户很难从两个体系中获得“差异化”的服务体感,未来对任何一家来说 ,关键方向都还是要做出差异化。

  庄帅则认为,未来,各大平台会根据平台业务模式的不同、生态差异和技术水平进行差异化竞争 ,最终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竞争关系。竞争重点则是供给和服务的差异化,AI技术和无人配送技术是最大的变量 。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