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股,就在一键之间,智慧投资,让财富迅速增长!跟随市场,赢在未来,炒股,让你成为财富的掌舵者!
  •   炒股不仅是追求短期收益的工具,更是一种智慧的投资方式。跟随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实现财富的稳步增长。

配资开户流程:股票配资世界门户-翻倍股掀热浪!1个月新增超100只 六成市值不足百亿

摘要:   进入下半年,上证指数持续突破并站稳3600点,个股价格也开始集体迎春。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8日收盘,翻倍股数量达到253只...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进入下半年,上证指数持续突破并站稳3600点 ,个股价格也开始集体迎春。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8日收盘,翻倍股数量达到253只 ,相比6月底增加了117只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年内翻倍股多为中小盘乃至小微盘个股,市值集中在100亿元以下。同时 ,DeepSeek、重组 、生物医药等热门概念涌现出多只翻倍股。

  不过,股价翻倍涨,这些公司归母净利润并不高 ,“含金量 ”也存在明显差距 。其中 ,77只个股尚处于亏损状态,利元亨、荣昌生物2024年亏损超过10亿元。

  翻倍股企业净利润不高,77家仍亏损

  连日来 ,股市向上行情仍在持续。8月8日,上证指数收报3635.13点,最高一度触及3645.37点 ,创下年内新高 。相比6月底,创业板指大涨9.86%、深证成指 、上证指数分别上涨7.23%、6.16%。

  A股上扬,个股股价也迅速攀升。贝壳财经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 ,截至8月8日收盘,翻倍股数量达到253只,相比6月底增加了117只 。其中 ,大型企业141家、中型企业94家 、小型企业18家 。

  从板块来看,来自创业板和主板的企业较多,分别为89家、87家 ,科创板和北证分别为40家、37家。

  从行业来看 ,工业企业“霸榜”,达到73家,信息技术 、医疗保健企业数量紧随其后 ,分别达到49家 、45家。此外,材料、可选消费行业企业数量也分别超过30家 。通讯服务、日常消费 、公用事业、能源方面的企业数量分别为6家、3家 、2家、1家。

  值得注意的是,从企业效益来看 ,翻倍股企业归母净利润并不高,176家翻倍股企业处于盈利状态,其中 ,只有新易盛、巨人网络 、ST华通、康弘药业、景旺电子 、胜宏科技6家企业2024年归母净利润超过10亿元。

  相比之下,77家企业处于亏损之中,利元亨、荣昌生物两只个股2024年亏损超过10亿元 。

  年内股价实现翻倍的个股中 ,不少都是中小盘乃至小微盘个股,整体市值并不高。截至目前,即便价格已经实现翻倍增长 ,但逾六成翻倍股市值处于10亿-100亿元之间 ,仅新易盛、胜宏科技 、ST华通三只个股超过1000亿元。

  此外,ST华通 、ST迪威迅、*ST宇顺、ST信通 、*ST亚太、*ST亚振等多只ST个股也被资金热炒,跻身翻倍股行列 。

  黑马上纬新材未见重仓 ,有基金“押对宝”领跑

  在这些翻倍股中,DeepSeek、重组 、生物医药等热门概念行情明显。以重组概念为例,得益于机器人头部企业智元机器人拟入主收购 ,上纬新材成为年内首只10倍股,股票价格自7月9日至8月5日累计上涨1320.05%,股价涨幅位列第一。

  此外 ,Wind数据显示,*ST宇顺、舒泰神两只个股涨超5倍,联合化学、胜宏科技等7只个股涨超3倍 ,一品红 、恒立钻具等十余只个股涨幅超2倍 。

  上纬新材作为黑马股几乎未被基金所重仓。今年上半年,瑞士联合银行集团、阜宁县上品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等机构新晋为其十大流通股东。仅明亚中证1000,中加中证A500在二季度少量增持上纬新材 ,其中 ,后者持仓市值为66.67万元 。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集中在医药领域和科技领域的翻倍牛股,不少为公募基金重仓股 ,得益于此,年内涨幅领先的基金多为医药主题基金和科技主题基金 。

  以舒泰神为例,在今年一季度末 ,尚无基金重仓。随着股价上涨,二季度末持有舒泰神的基金数量已经达到了50只,持有市值达12.29亿元。其中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易方达医疗保健持仓市值超过2亿元,兴全合远两年持有期持仓市值超过1亿元 。

  押宝股票长红,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年内收益率也实现翻倍 ,位列收益率涨幅榜第4位,其重仓股包含多只翻倍股,除舒泰神之外 ,还有奥赛康 、益方生物等。

  胜宏科技同样受宠。在今年一季度末 ,244只基金持仓胜宏科技,市值为100.34亿元 。而截至二季度末,持仓胜宏科技的基金数量迅速增加到463只 ,持仓市值达到198.58亿元,42只产品持仓市值超过亿元,其中 ,易方达、睿远、南方旗下的三只产品持仓市值超过12亿元。

  医药 、科技行业持续领跑,展望下半年,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基金经理单林指出 ,在全行业资产比较下来,创新药仍是确定性比较强 、置信度比较高、空间比较大的资产。国内创新药企业有望继续依托优秀的临床数据、持续的产品出海及商业化兑现,从而带来更好的表现 。中国创新药的升级不是“选择题 ” ,而是“必答题”。当下的国产创新药正处于产业红利释放的前夜,而最终能穿越周期的,一定是那些真正具备硬科技实力 、能持续创造临床价值的企业。与此同时 ,创新药虽然是一个具有长期逻辑的板块 ,但前期已经累积了一定的涨幅,未来不可避免会出现调整与波动 。

(文章来源:新京报)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